孩子学音乐,家长除了掏钱至少要做到这点

前几天,一位琴童爸爸咨询我们:

孩子十岁了,学钢琴四年,家里投入了十几万,父母也花了大量的时间陪着上课、练琴。可孩子现在明显对弹琴没什么兴趣了,每次练琴都得催着、哄着,软硬兼施。

父母感觉很心累,问到底该怎么办?还要不要坚持下去了?

显然,这是一个很多琴童家庭都会遇到的典型问题。当练琴成为音乐学习中的首要任务,孩子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。

这时如果家长一味地催促甚至逼迫,只会让孩子更逆反,离音乐越来越远。

那到底该怎么做?可能99%的琴童家长都不知道,除了掏钱,至少还应该做到一点:知行合一。

直白点说就是:既然钱都花了,行为也要跟上。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感受到:学音乐这件事是非常有价值的。

你不能说交完学费后,就把所有压力都放到孩子身上,告诉TA:这个特别贵,你一定好好学。然后孩子每天吭吭哧哧地练琴,陪练的家长却在旁边嘻嘻哈哈刷短视频。这种环境下,孩子一定会感觉:练琴这件事好无聊啊,好想玩手机啊。

而如果家长在生活中,能处处表现出对音乐的喜欢和重视、表现出对乐器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(哪怕是演出来的),孩子自然也会用更认真的态度对待音乐学习。

具体方法其实也不难,父母只要用一些“小技巧”,就能体现出学音乐这件事的“稀缺价值”,从而调动孩子练琴的积极性:

1️⃣陪练时要表现得专注。专心听孩子演奏,并且适当进行互动(表扬或提问),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是独自在做一件无聊的事情。

2️⃣生活中,表现出对音乐强烈的兴趣和对音乐知识的好奇,引导孩子把学过的知识讲给你听。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复习知识、获得成就感;同时,也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没有得到的学习机会,他却拥有了,是应该珍惜的。

3️⃣表现出对乐器强烈的兴趣,甚至表现得自己也很想学。我们之前分享过一个很有效的例子:一对父母每天都假装跟孩子抢琴弹(毕竟很多东西都是争抢才会显得珍贵),于是在孩子看来弹琴就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,每天能抢到琴都很快乐,在练琴时也会非常积极投入。

当然,如果父母能在陪伴的过程中真正爱上音乐,营造出一个浓郁的家庭音乐氛围,那么在培养孩子这件事上就更加事半功倍了。

我们这套《20节课带你听懂古典乐》,已经让数千名琴童父母顺利听懂、爱上了古典音乐,并成为了孩子音乐路上最可靠的学习搭子。如果你也正被孩子的学琴问题困扰,快戳【 购买同款 】来和孩子一起学习吧!20节课,绝对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
2 thoughts on “孩子学音乐,家长除了掏钱至少要做到这点”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周雨思Yusi

大众音乐审美教育倡导者

大学本科考入美国波士顿大学主修钢琴表演和经济学,研究生毕业于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现代音乐表演专业。毕业时获得伯克利留校 offer,放弃后回国创立 Yusi 音乐审美养成内容品牌,专注面向大众的音乐审美普及教育。国内首个倡导并践行音乐审美教育的头部IP,迄今视频点击过亿,受到海内外百万音乐爱好者关注,并收到十多万条评论及分享。

解锁
你的第一套
音乐审美课

Subscribe to our weekly newsletter!